Thursday, December 13, 2007

沙巴慈青十週年慶生活營 十年種子發新芽



【楊秋鳳/亞庇報導】


“嘿唷,嘿唷,嘿嘿唷……牛車終於爬上山坡去!”慈青學長們手拉著繩索,一個接一個往前拉,然拉來的不是牛車,而是“大竹筒”!

“一,二,三,拉!”大竹筒被拉開了,數十個小竹筒“破筒而出”,銅板撞擊聲此起彼落,全場浸潤在層層的善念裏面。此乃沙巴慈青十週年慶的人文感恩之夜,其中一項重頭環節。竹筒回娘家,也意味著畢業的慈青們回娘家般,意義非凡。

二OO七年十一月三十日,當晚邀來了歷屆陪伴慈青的志工們為座上賓。席上還有相隔五六年重返慈濟大家庭的慈青學長,由慈青轉換身份為見習、培訓慈誠及委員;深感時光飛逝,再次重逢,千言萬語說不盡,現場就像一幅大團圓畫面。

憶起當年身為遊子在他鄉升學,因為師姑師伯的愛,引入佛門,踏上菩薩道,是因緣,更是緣深。由慈青與學長們的手語呈獻,就如對師姑師伯的傾訴,年輕的心銘記上人的教誨。

“以前很叛逆,現在要向母親懺悔。碰了許多釘子,因你們的愛,讓我更堅定走下去。”聽見台上女兒的告白,台下的媽媽游慈姾已泣不成聲。“有次婉君在大學時期生病了,師姊清晨五點給她熬粥,我很感動。”慈姾師姊感恩地娓娓道來。李婉君是唯一攜帶家人參與活動的學員;這次與母親一起來,婉君希望母親見證她的成長與決心,好安母親的心。

“師公上人,我們一定守著您,守著一念心,做您所說,行您所行道。”結束之前,眾學長與慈青們長跪於上人法照前,雙手合掌,由梁光耀學長代表宣讀給上人的話。淚水滑過臉頰,眾人憑著一念心想跟上人說:“隔著山,隔著海,隔千里,隔不了思念上人的心,埋葬記憶化作一分勇氣,追隨您無怨無悔走下去……”

◎ 十年菩提種子 讓愛生生不息

在一九九八年播下第一顆菩提種子,慈青的蹤影不僅穿梭在校園,慈濟活動都落力配合。由二OO三年開始,慈青們展開了“原住民領養計畫”,每月上山給孩子課輔,灌輸生活禮儀,引導他們投入社會服務。

慈青們把犧牲當享受,享受犧牲而來的成果,就是看見希望之光宿舍的孩子們,升上了護專,甚至大學。二OO七年,沙巴慈青邁入第十個年頭,回首來時路,見證了菩提種子由發芽,茁壯結出勇於承擔的果實。

為了此次營隊,已畢業並在沙巴落腳的學長們,於一年前就開始籌備;透過各種管道,把歷屆的學長和慈青們給呼喚回來,終於在十一月二十八日,成就了沙巴慈青十週年慶生活營。

◎ 燕子歸來 驗證愛的足跡

來自各方的燕子陸續歸來,一踏出亞庇機場,看見熟悉親切的臉孔,學長們紅了眼眶。這次的營隊凝聚了三十一位畢業學長,與二十三位在屆慈青,每人既是學員,亦是工作人員。

營隊的第三天即安排了靜態的心靈課程,邀來了資深慈濟人,越洋過海前來與慈青學弟學妹們互相砥礪。

慈濟馬六甲分會執行秘書方懿蕙師姊是講師之一。大學生涯已是慈青活躍分子,她分享畢業後因工作的關係,無法參與活動而心不安;鼓勵大家在職場上把心顧好,常用靜思語保護一念心,要把上人的“來不及”化為“來得及”。

檳城分會的李濟瑯師兄也來助緣。一九九三年踏入慈濟大門,李濟瑯目前負責管理檳城分會三家慈濟洗腎中心。他分享當年感動於上人“竹筒歲月”小錢行大善的精神,成立了“貢貢(福建話:鋁罐)之夜”,呼籲同學領養一個“貢貢”,每月存零錢來救人。

隨慈濟人訪視,由衷感動志工們對眾生那分恭敬心,自此認定了上人的法,無怨無悔走下去。

◎ 做對智慧的抉擇

“我已讀不懂上人的書,聽不懂上人說什麼,所以更不能放棄回台的機會。”不諳中文的梁慧敏憶起回台尋根前遇上車禍,下巴骨頭嚴重破裂,只能以流質物進食。眼看回花蓮的日子就快到了,面臨抉擇:放棄?還是堅持?她選擇了回到心靈的故鄉。

慧敏寧願承受身體的痛,回台只為汲取上人的法;其毅力,對法的堅持,深深感動了夥伴們的心。家在吉隆坡的慧敏為了擔起傳承的使命,畢業後選擇留在沙巴,擔起沙巴慈青組組長重任。

“我以前會去‘血拼’,現在不會了,妹妹不穿的衣我就拿來穿。上人說‘克己復禮’,我就要做到。”身為吉隆坡中區沙登協力組組長的黃鈺嵐,曾迷失於繁華都市的生活,然每每靜下來,心裏頓然無限空虛。重新歸隊後,找回初發心,做慈濟是其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。

◎ 以佛心為己心 以師志為己志

幕前的感動,來自幕後無數人的成就,營隊的餐點更是用心設計。有意義深重的“師公飯”,仿佛把大家帶到上人那段克難的日子,咀嚼上人苦過的苦,想師之情油然而起;也有溫馨的圍爐,希望難得回來的家人,感受到那分貼心和用心。

“我會把‘慈青’身份跳脫出來,勇敢去承擔。”梁愷慄離開校園有數年了,礙於無法跨出第一步,“承擔”兩個字總是很沉重!現在聽了,看了,體悟了,愷慄站在眾人面前,承諾以學習承擔為目標。

圓緣時刻,大家把握因緣說出心中話。四天三夜的營隊晃眼一過,相聚的時間不長,由當初的陌生,到相知相砥礪,菩薩道上多了同伴,就如添了更多的善知識;這股力量將化為推手,讓年輕的一群勇於承擔,以佛心為己心,以師志為志己。